人社部:延迟退休年龄是必然趋势
来源:海南站
时间:2012-06-18
作者:天涯
浏览量:
背景
我国现行退休年龄源于20世纪50年代劳动保险条例的规定:男职工年满6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制定这个政策时,全国人口平均寿命只有50岁左右。
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目前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3.5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现状 养老基金每年都需 上千亿财政补贴
据人社部6月4日发布的中国2011年人力社保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1年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16895亿元,但征缴收入为13956亿元,各级财政补贴了2272亿元。全年基金总支出12765亿元。年末累计结存约1.9万亿元。
如果不算财政补贴的收入,养老保险基金的支出和收入相差1200亿元。比对2007年至今的公报发现,养老保险基金征缴收入始终仅比支出多出约千亿元。每年国家都会拿出上千亿财政为其补贴。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近日在答复网友提问时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均寿命的不断延长,相应推迟退休年龄,应该说是一种必然趋势”,这一表态立即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为何延迟:
缴费年限太少无法应对老龄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保障制度与理论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提出:“退休年龄不提高,当前的养老保险制度肯定不可持续。”
郑秉文为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个女性职工的退休年龄是50岁,之前缴养老保险费15年,退休后的生活还有至少二十四五年。个人和雇主一年缴费是其工资的28%,在基金投资收益率为5%的情况下,仅能勉强维持15年的40%工资。
老龄化已日益成为当前中国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朱勇介绍,从2011年到2015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由1.78亿增加到2.21亿,老年人口比重将由13.26%增加到16%;到2020年,全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55亿,占总人口的17.8%。到2050年,劳动力人口与老年人口比将由2000年的10:1下降到2.8:1。
如何延迟:
应兼顾就业与退休关系等方面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认为,小步渐进地延迟退休年龄再加上弹性退休制恐怕是比较理性的解决方案。
“一定要兼顾好就业与退休的关系、不同群体的利益。”郑功成说,“这样不仅跟人均预期寿命的延长保持适应,而且也对未来解决劳动需求、延长个人工作周期是适宜的。”
“我国还需要建立弹性退休制,就是能使有劳动能力又有就业意愿的人能够多工作,能使缺乏劳动能力非常愿意按时退休的人及时退休。”郑功成说。
我国部分地区已经开始对弹性退休制进行探索。从去年10月1日起,上海实施柔性延迟办理申领基本养老金手续,规定延迟年龄男性一般不超过65周岁,女性一般不超过60周岁。